北京,35岁的茅侃侃,开煤气,自杀……
浙江,55岁的周建灿,跳楼,自杀……
2018年1月份的两桩自杀案,死者或是创业明星,或是上市公司的老板。逼死他们的,是一样的原因:债务累累,却融不到新的资金来输血。
更可怕的是,两人的困境,更像是2018年的一个坏兆头,更大的金融风暴正在显现。
菜鸡注意到,之前持续发生在P2P、线下理财中的违约暴雷现象,今年来快速扩散到正规的金融市场,一大批上市公司,也接连出现债务违约潮。
比如,今年迄今市场上已有19支债券出现违约,涉及金额超过130亿元,比2015年全年还多。
这要是酝酿成连锁的债务危机,像多米诺骨牌那样,就太吓人了——这也是政府正在极力避免的状况。
别以为这跟你无关,看热闹不嫌事大。可能不知不觉中,你已通过支付宝、微信、陆金所,或某个P2P平台,买了这类坏资产的基金或理财产品。
如被很多人认为最稳健的互金平台陆金所,最近被发现有再次踩雷的危险。
因为,刚发生连环违约的上市公司凯迪生态,有个资管项目的代销机构,正是陆金所。
菜鸡在陆金所网站上找到了一期这个项目。产品募集规模为1.5亿,投资期限2年,到期日为明年2月,每半年分配收益。
按推测,最近一次的派息应该在今年8月份。只不过,凯迪生态如今连5月份的钱都还不上,还指望8月份的项目正常回款?
也别指望陆金所来兜底了。姑且不说陆金所没有兜底责任,资管新规也严禁这种行为;事实也没这么乐观:从媒体报道来看,上次半年前的踩雷,陆金所代销的“龙力生物”资管计划,目前尚未兑付完毕。
可以想像,其它实力背景更差的平台,如碰到类似资管计划违约,会更难收场。
那么,这类资产是如何扩散到我们身边,又该如何避开呢?
这首先跟经济的大环境有关。前几年金融管得松时,借钱成本相对便宜,于是各类投资借款拼命上项目,发行了不少这类资管产品。
到后来负债比例太高了,有全面奔溃的危险,于是中央把去杠杆、防金融风险当成现今头号任务,结果就出现很多借不到新资金,违约、破产乃至自杀的事情。
这些低效益的资产,本来只有机构投资者和少数有钱的合格投资人才能买。结果,通过这几年火热的互联网金融渠道,以各种繁杂新奇的名目,让普通大众也能购买到。
政府也看到了这种风险,在今年4月初发布了一个新规定,要求在互联网上卖资管产品的,必须有牌照才行。
文件下达后,很多平台已经第一时间调整;因此,目前还在无牌经营资管业务的,应该说少之又少。
像之前比较冒进的恒大金服、聚宝汇,都暂停发售了;海航、网易、光大银行共同投资的立马理财,公认背景实力强,前不久也宣布全面停售。
菜鸡整理了一下,还有在卖类似产品的平台如下。建议大家谨慎投资,看清楚投资流向的底层资产和收益后,再做决策。
现在这类互联网资管产品,还有两种变形的情况,财迷们也要警惕提防:
一种是,有平台为了规避监管,不再叫定向委托、收益权转让这类字眼,但实质可能换汤不换药。比如暴风金融,目前平台虽发布的均写着“企业借款”,但连借款金额都没有,也完全不透露借款主体信息。
还有种情况,一部分平台为自保,可能已将这类资产甚至公司都转卖他人,但销售人员还打着原公司的光环,来忽悠你投资。
菜鸡觉得吧,本来资管产品收益就不高,加上现在监管严、违约风险大,把钱投这类理财,真的不太值得,还不如彻底不碰。
还有两种理财产品,本身是正规的,但也有小概率触雷的机会,如果你搞不清楚,建议悠着点。
一种是BATJ这些大佬平台代销的,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正规资管产品。违约风险倒不大,不过收益也就5%左右,不算高。
另外一种是你可以买到的公募债券基金。债基的收益不多,一般普通人很少买。如果你万一买了这种产品,可以自己检查下有没有踩雷——看看基金的重仓产品里,有没有近期违约的公司。
还有两种更小概率的情况,就是你买了这些违约公司的股票或私募资管产品。菜鸡的财迷中,相信这种情况的很少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如果你不幸中招,留言区给你敞开来诉苦。
普通的理财小白,当前这阶段,买买余额宝等货基,定投些基金就好了。
发表评论